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强调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在共同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底色,也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共同性是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中结成的有机联系,也是各民族发展的方向。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分”与“合”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团结统一的历史过程。暂时的“分”不等于“分裂”,“分”以后是更大范围、更多民族、更高层次的合;“合”则是民族大交流大交融,“合”的结果是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历经这种“分”与“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民族历史上“分”与“合”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分之又合、合之又合”的关系,这种关系必然“磨合”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的底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历史、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共同性,只有不断增强各个领域的共同性,才能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项基础。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将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经济上实现共同繁荣,社会上交往交流交融,文化上兼收并蓄,心理上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在共同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更加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必然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原则。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因此在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强化政策引领。支持民族地区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同时,各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国家层面应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通过区域化、差异化、精准性政策支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聚焦各民族群众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向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真正做到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各民族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向往更加强烈,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性进一步增强的具体表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靠的就是实干,各民族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实干中提升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层面在推动各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及时有效回应各族人民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向往,推动各民族地区发展得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并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细化和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并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谋划和部署,强调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一方面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建设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要通过推动各民族共同参与现代化建设,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得更加牢不可破。
|